書法,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字藝術(shù),古老悠久而生機勃勃。只有含蓄雋永、機敏睿智的炎黃子孫,才能將這獨具特色的方塊字演繹的如此風姿俊秀。書法最能體現(xiàn)出個人休養(yǎng)、個性魅力和時代精神。
中國傳世書法名帖,千百年來幾經(jīng)滄桑流轉(zhuǎn)有序。通過那些各具特色的名字題跋和歷代印記,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它們極富傳奇的身世與經(jīng)歷。那些歷史的收藏家、鑒賞家留下的跡痕,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已經(jīng)和作品本身融為一體……十卷個性鮮明的書法名帖,記錄著中國人上下五千年的心路歷程。
名帖之冠 皇家三希堂法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
三希寶帖是現(xiàn)存最為古老的法書真跡,為歷代奉為無上至寶、法書鼻祖,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神品。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遠帖》后,將其與《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并藏于養(yǎng)心殿,合稱為“三希寶帖”,并御書“三希堂”匾額。《三希寶帖》是現(xiàn)存最早的晉人法書真跡,被歷代學書之人奉為圭臬。《三希寶帖》現(xiàn)分藏于兩岸故宮博物院內(nèi),且分別為兩院“十大國寶”之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書圣”王羲之當今存世的唯一書法精品真跡??v23cm;橫14.8cm,行書四行,二十八字?!犊煅r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nèi)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人的問候。
不少人認為《快雪時晴帖》僅次于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趙孟俯、劉賡、護都沓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贊嘆。乾隆一生酷愛書法,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綜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對《快雪時晴帖》極為珍愛,他在帖前寫了“天下無雙,古今鮮對”八個小字,“神乎其技”四個大字。又說:“龍?zhí)扉T,虎臥鳳閣”。全書二十八字,字字珠璣,譽為“二十八驪珠”。乾隆十二年又精選內(nèi)府所藏魏晉唐宋元明書家134家真跡,包括三希在內(nèi),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閱古樓”,把上述刻石嵌在樓內(nèi)墻上,拓本流傳以示臨池之模范。
根據(jù)此帖附頁的諸多題跋款識、收藏印章以及有關(guān)書籍錄載,《快雪時晴帖》曾經(jīng)宋宣和內(nèi)府,宋時入米芾“寶晉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趙孟俯題跋。明時為朱成國、王稚登,清馮銓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內(nèi)府。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內(nèi)戰(zhàn)中敗北,退踞臺灣時除帶走了大量黃金以外,還有2972箱南遷文物中的精品。這部分卻是故宮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絕倫的工藝品,翠玉白菜、玉香爐、玉荷葉形筆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如今“三?!薄恫h帖》、《中秋帖》現(xiàn)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唯獨“一?!薄犊煅r晴帖》珍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叭!鄙形淳凼?,國人深引為憾。
王獻之《中秋帖》

《中秋帖》草書,紙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傳為晉王獻之書手卷,縱27cm,橫11.9cm。共3行,共22字,釋文:“中秋不復(fù)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