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飲山房
虹飲山房位于嚴家花園東200米處,是清代乾隆年間蘇州近郊著名園林,因為門對香溪,背靠靈巖,“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過于其它園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瀆的時候,必到虹飲山房,在這里游園、看戲、品茗、吟詩,直到夜色降臨,才依依不舍,順著門前的山塘御道,返回靈巖山行宮。因此,虹飲山房在當?shù)赜直环Q為乾隆皇帝的“民間行宮”。
古松園
山塘街鷺飛橋東五十步有古松園。其建筑布局為前宅后園,典型的清代宅第園林風格。宅內各處建筑古樸雅致,雕刻十分精細,有一定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后園有一株明代羅漢松,蒼翠虬勁,姿態(tài)優(yōu)美,古松園即因此松而名。
古松園為清末木瀆富翁蔡少漁所建。蔡少漁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貨生意,發(fā)達回鄉(xiāng)造屋置地,良田萬頃。蔡少漁與嚴國馨(嚴家淦祖父)、鄭齡九、徐鳳樓三家合稱木瀆“四大富翁”,富甲一方.
園中雕花樓精雕細琢,與洞庭東山雕花大樓為同一大師作品,堪稱南北姐妹雕花樓。
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在木瀆鎮(zhèn)下塘街,為林則徐弟子、晚清啟蒙思想家、政論家馮桂芬的故居。其宅坐南朝北,門對胥江,前宅后園結構,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園林建筑風格。前宅為門廳、大廳和樓廳。出大廳西折有花籃廳和書樓?;▓@則以池為中心,亭、軒、廊、榭、橋和黃石假山散落其間,高低錯落,綠樹掩映,充滿了詩情畫意。整個園宅占地近十畝,江南三雕(磚雕、木雕、石雕)為其鎮(zhèn)園之寶,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靈巖山館
位于木瀆鎮(zhèn)西市梢,沿山塘街古御道可直達山巔。山距太湖約 1.5 公里 ,山高 182 米 ,廣 124 公頃 。山多奇石,尤以靈芝石為最,由此得名。又因遠望靈巖如巨象伏地,故別稱象山。因為西麓產硯石,故又稱硯山。
靈巖山向來有“靈巖秀絕冠江南”、“靈巖奇絕勝天臺”和“吳中第一峰”等美譽。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皆駐蹕靈巖山行宮。登山小徑由婁姑嶺蜿蜒至山頂,均由石砌磚鋪而成,相傳即康熙御道。沿路景色迷人,有一徑穿亭、蒼翠迎人、落紅夕照、塔院松風、醉僧待渡、越女遺蹤、太湖在望、箭涇采香、秀峰古剎、靈巖塔影、蕭寺鐘聲、萬家燈火、山館擁翠、吳宮遺址、山頂花園、修廊響屧、琴臺浴暉、蘄岳同輝等十八景。歷代名人李白、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蘇東坡、范仲淹、范成大等均曾登臨,留下了 400 多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稱靈巖為“山不甚高而幽奇甲于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