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美的剪紙吸引了德國觀眾的目光

王有斌館長現(xiàn)場展示剪紙技藝
陜西省藝術館副館長許愛玲女士在開幕式上介紹說;早在漢代,陜西民間就有用金銀箔和財帛剪成一種“方勝花鳥”,貼在鬢角以作裝飾的風尚。隋唐時期,在節(jié)日,慶典時人們用彩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人物故事,貼在窗格上的稱為“窗花”,貼在門楣上的稱為“門簽”、“門畫”;新婚時貼在新房內的稱為“喜花”。近現(xiàn)代,陜西農村上至老年婦女,下至青少年女子,幾乎人人都會剪紙,特別是陜北地區(qū),逢年過節(jié)時家家窗子上都貼有各種人物,花鳥蟲魚,家禽瑞獸等造型的剪紙,營造出一種歡樂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
此次展出的60多幅剪紙作品全部是由陜西藝術館從延安市志丹縣和榆林市定編縣征集并精心挑選出來的。這些作品內容豐富,藝術表現(xiàn)手法多樣,有的粗獷古樸,富于原生態(tài)藝術美感,有的純樸靈秀,兼具陜北和江南剪紙的藝術風格。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文化館館長王有斌先生還為出席開幕式的中、德國觀眾現(xiàn)場展示了自己的剪紙技藝。王館長爐火純青的剪紙技藝和美輪美奐的剪紙作品不僅博得了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中國黃土地上的民族情韻和中國陜西剪紙獨特的藝術魅力。(柏文)
編輯:楊鑫